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
隗嚣杨广 其一 东汉 · 马援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十七
春卿无恙杨广字春卿
前别冀南,寂无音驿。
援间还长安,因留上林。
窃见四海已定,兆民同情,而季孟闭拒背畔隗嚣字季孟,为天下表的,常惧海内切齿,思相屠裂,故遗书恋恋,以致恻隐之计。
乃闻季孟归罪于援间还长安而纳王游翁谄邪之说(王元字游翁),自谓函谷以西,举足可定,以今而观,竟何如邪?
援间至河内,过存伯春子恂字伯春,)见其奴吉从西方还,说伯春小弟仲舒望见吉,欲问伯春无它否,竟不能言,晓夕号泣,婉转尘中。
又说其家悲愁之状,不可言也。
夫怨仇可剌不可毁,援闻之,不自知泣下也。
援素知季孟孝爱,曾、闵不过。
夫孝于其亲,岂不慈于其子?
可有子抱三木,而跳梁妄作,自同分羹之事乎?
季孟平生自言,所以拥兵众者,欲以保全父母之国而完坟墓也,又言苟厚士大夫而已。
而今所欲全者,将破亡之;
所欲完者,将毁伤之;
所欲厚者,将反薄之。
季孟折愧子阳而不受其爵,今更共陆陆,欲往附之,将难为颜乎?
若复责以重质,当安从得子主给是哉!
往时子阳独欲以王相待而春卿拒之;
今者归老,更欲低头与小儿曹共槽枥而食,并肩侧身于怨家之朝乎?
男儿溺死何伤,而拘游哉!
今国家待春卿意深,宜使牛孺卿与诸耆老大人共说季孟,若计画不从,真可引领去矣。
前披舆地图,见天下郡国百有六所,奈何欲以区区二邦,以当诸夏百有四乎?
春隔季孟,外有君臣之义,内有朋友之道。
言君臣邪,固当谏争;
语朋友邪,应有切磋。
岂有知其无成,而但萎腇咋舌叉手从族乎?
及今成计,殊尚善也;
过是,欲少味矣。
来君叔天下信士,朝廷重之,其意依依,常独为西州言。
商朝廷,尤欲立信于此,必不负约。
援不得久留,愿急赐报(《后汉·马援传》)
上疏言隗嚣 东汉 · 马援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十七
臣援自念归身圣朝,奉事陛下,本无公辅一言之荐,左右为容之助。
臣不自陈,陛下何因闻之。
夫居前不能令人轾,居后不能令人轩,与人怨不能为人患,臣所耻也。
故敢触冒罪忌,昧死陈诚。
臣与隗嚣,本实交友。
初,袁宏《纪》作「臣与往为知交。今闻与来歙书,深更怨臣。自计无负于」)遣臣东,谓臣曰:「本欲为汉,愿足下往观之袁宏《纪》作「仆北面称臣,加以本欲为汉,足下往观其政」)
于汝意可,即专心矣」。
及臣还反,报以赤心,实欲导之于善,非敢谲以非义。
而嚣自挟奸心,盗憎主人,怨毒之情遂归于臣。
臣欲不言,则无以上闻袁宏《纪》作「盗憎主人,反欲归怨于臣。臣欲遂退不言,则无以报陛下」)
愿听诣行在所,极陈灭嚣之术,得空匈腹,申愚策,退就陇亩袁宏《纪》作「然后退就垄亩,饭疏饮水,随四民之职」),死无所恨(《后汉·马援传》,又见袁宏《后汉纪》五,各有删节。)
来歙(八年) 东汉 · 汉光武帝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一
桃花水出船槃,皆至郁夷陈仓,分部而进(《水经·渭水》上注引《东观汉记》:「隗嚣来歙于略阳,世祖诏。」)
被刺自书遗表 东汉 · 来歙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二十一
臣夜入定后,为何人所贼伤,中臣要害。
臣不敢自惜,诚恨奉职不称,以为朝廷羞。
夫。
理国以得贤为本,太中大夫段襄,骨硬可任,愿陛下裁察。
又臣兄弟不肖,终恐被罪,陛下哀怜,数赐教督(《后汉·来歙传》)
公孙述(十二年夏) 东汉 · 汉光武帝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一
往年诏书比下,开示恩信,勿以来歙、岑彭受害自疑。
今以时自诣,则家族完全。
若迷惑不喻,委肉虎口,痛哉奈何!
将帅疲倦,吏士思归,不欲久相屯守。
诏书手记,不可数得,朕不食言(《后汉·公孙述传》)
来歙(十一年) 东汉 · 光武帝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二
中郎将来歙,攻战连年,平定羌、陇,忧国忘家,忠孝彰著。
遭命遇害,呜呼哀哉!
使太中大夫中郎将征羌侯印绶,谥曰节侯谒者护丧事(《后汉·来歙传》)
奏劾赵王 东汉 · 鲍永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十七
今月二十七日,车驾临故中郎将来歙丧还,车驾过须臾,赵王良从后到,与右中郎将张邯相逢城门中,道迫狭,叱旋车,又召候岑尊诘责,使前走数十步。
按良诸侯藩臣,蒙恩入侍,知尊让侯吏六百石,而肆意加怒,令叩头都道,奔走马头前。
藩臣之礼,大不敬也(《后汉·鲍永传》注引《东观记》)
上书言陇右事 其一 东汉 · 来歙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二十一
隗嚣虽死,西州未平,公孙述陇西天水为蕃蔽,故得延其躯命如二州既平,则计穷矣。
昔赵以贾人为将,高祖悬以重赏。
今陇右新破,百姓饥馑,可以利动,时也。
宜益资军实,以诱未附。
今诚知国用未足,民劳于内,然天下未定,不得休息袁宏《后汉纪》六,「来歙说上」。又见《后汉·来命传》,「因上书」,无首二语,文亦小异)
上书言陇右事 其二 东汉 · 来歙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二十一
公孙述陇西天水为蔽,故得延命假息。
今二平荡,则智计穷矣,宜益选兵马,储积资粮。
昔赵之将帅多贾人,高帝悬之以重赏。
西州新破,兵人疲馑,若招以财谷,则其众可集。
臣知国家所给非一,用度不足,然有不得已也(《后汉·来歙传》)
隗嚣谋杀来歙 东汉 · 王遵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二十三
愚闻为国者慎器与名,为家者畏怨重祸
俱慎名器,则下服其命;
轻用怨祸,则家受其殃。
将军遣子质汉,内怀它志,名器逆矣;
外人有议欲谋汉使轻怨祸矣。
古者列国兵交,使在其间,所以重兵贵和而不任哉也。
《春秋传》曰:「交兵通使可也」。
何况承王命藉重质而犯之哉?
上不合于正义,内不周于长利,苟行盗贼之策,又何是非之能识?
加以伯春委身,已在阙庭,而屠汉使,此践机试剑,授刃于颈也。
君叔虽单车远使而陛下之外兄也。
害之无损于汉,而随以族灭。
昔宋执楚使遂有析骸易子之祸。
小国犹不可辱,况于万乘之主,重以伯春之命哉袁宏《后汉纪》五,《后汉·来歙传》)
命魏公得承制封拜诏(二十年) 东汉 · 汉献帝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八
夫军之大事,在兹赏罚,以善惩恶,宜不旋时,故《司马法》曰「赏不逾日」者,欲民速睹为善之利也。
昔在中兴,邓禹入关,承制拜军祭酒李文为河东太守来歙承制德行高峻为通路将军,察其本传,皆非先请,明临事刻印也,斯则世祖神明,权达损益,盖所用速示威怀而著鸿勋也。
其《春秋》之义,大夫出疆,有专命之事,苟所以利社稷安国家而已。
况君秉任二伯,师尹九有,实征夷夏,军行藩甸之外,失得在于斯须之间,停赏俟诏,以滞世务,固非朕之所图也。
自今已后,临事所甄,当加宠号者,其便刻印章假授,咸使忠义得相奖励,勿有疑焉(《魏志·武帝纪》注引孔衍汉魏春秋》,又见《御览》六百三十三)
诏答吴王黄初三年 曹魏 · 曹丕
 出处:全三国文 卷五
老虏边窟,越险深入,旷日持久。
内迫罢弊,外困智力,故见身于鸡头,分兵拟西陵,其计不过谓可转是前迹以摇动江东
根未著地,摧折其支,虽未刳备五藏,使身首分离,其所降诛,亦足使虏部众凶惧。
昔吴、汉先烧荆门,后发夷陵,而子阳无所逃其死;
来歙始袭略阳文叔喜之,而知隗嚣无所施其巧。
今讨此虏,正似其事,将军勉建方略,务全独克(《吴志·吴王传》二注引《魏书》载诏答。)
费祎 蜀汉 · 张嶷
 出处:全三国文 卷六十二
岑彭率师,来歙杖节,咸见害于刺客,今明将军位尊权重,宜鉴前事,少以为警(《蜀志·张嶷传》)
鱼复捍关铭 南宋 · 李𡌴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七○八、《全蜀艺文志》卷四四、乾隆《夔州府志》卷八、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二七、《南宋文录录》卷八、《宋代蜀文辑存》卷七四
古梁州域实兼巴汉庸蜀地,汉孝武改梁曰益,梁州总八郡。
梁之为言强也,益之为言阨也,此昔圣贤察其风俗,按其形势,而为之名也。
故其人则彊毅精敏,嗜义负勇,其地则山屏水堑,险介重阻,沃野丛颠,幅员万里。
北以剑门为限,东以鱼复为守,此二物者,蜀之襟喉扃闑也。
战国交侵,楚肃四年始建捍关,突在鱼复,置江关都尉,以鱼复尉治
东汉省尉,而关如故东汉《志》有捍水、捍关,不言都尉治。)
张仪说楚,谓下水而浮,不十日而拒捍关;
李雄公孙述,谓东守巴郡,拒捍关之口,皆指此。
魏郦道元注《水经》,谓捍关乃廪君所置;
唐章怀注《范史》,谓关故基在夷陵巴山县巴山县唐天宝八年巴山郡界,峡州西南五十里。),二说皆非也。
鱼复之有关尚矣,无事则严封域,察奸轶,有急则扼险要,捍陵暴,有国者所宜致谨也。
虽然,尝考诸古剑门,以汉中武都为屏蔽,失汉中武都,则剑阁不足赖矣。
鱼复秭归夷陵为保障,失秭归夷陵,则鱼复不可恃矣。
考秦以下以迄于今,举兵定蜀者凡十有三,唯秦司马错,汉之来歙,魏之邓艾、钟会,苻秦杨安后魏尉迟迥,隋之梁睿,唐之高崇文后唐郭崇韬,本朝之王全斌,实出剑阁、阴平道
至若吴汉,若岑彭,若诸葛亮,若桓温,若刘敬、朱龄石以及刘光义,皆拥舟师西指,溯江扣关,麾城斩邑,易如拾芥,何者?
皆以先得秭归夷陵也。
汉昭烈袭取刘璋,既北收汉中,即东争夷陵
呜呼!
昭烈者可谓能知保蜀矣,功之不遂,此天也。
然而刘禅继世,犹以苟安者,徒以与孙氏交欢也。
且蜀与吴楚为唇齿之国,两全则固,一失则危。
是以自古欲图江南者必先奄蜀。
何者?
地势便,兵力接也。
秦取楚,晋取吴,隋取陈,耀兵上游,舫船载卒,乘流而东,曾不烦一刃,折一矢,而荆扬之区已望风褫气矣。
苻坚伐晋,亦分军而下,不幸苻融之兵先败于淝水,故不能成功。
以此知英雄图事,后先一揆。
然则,蜀之重也审矣。
自古言蜀人嗜乱喜祸,故所以制御操切之者尤尽其术。
呜呼,何其过也!
观从昔乱蜀者,皆非其国之人,率由奸雄乘隙外至,因窃据焉,而蜀人莫之与抗。
公孙述著祸于卒正扶风人。)刘焉蓄奸于州竟陵人。)钟会兆谋于降将颍川人。)李特奋迹于流人略阳人。),程道养怨激于苛刻枹罕人。)刘季运计成于特夺彭城人。)司马勋出于王族,萧纪兴于帝胄,王谦衅于易代太原人。)刘辟绝乱于留后,王建发踪于椎埋舞阳人。)孟知祥绍难于违愎邢州人。)
东晋谯纵宕渠人,然纵之初起,实出逼胁,观其仓皇赴江以逃,则知纵本庸人,初无异志,劫于群叛,不能自还。
若述、焉以下数子者,则其险诡睥睨,有从来矣。
彼见蜀之险足恃,蜀之富足资,趯然动心,逆节萌起,盖有观剑门之险而追笑刘禅兵甲之盛而思效玄德
之人形格势制,不能不折而从之,其间能截然自固,耻污于伪,如青衣之不宾公孙述、牂牱之不臣于李特者,类有之矣。
呜呼!
一定而不易者地形也,难保而易变者人心也,故地形惟所守,而人心惟所化。
茍知所守,则力约而功倍,圉固而敌畏;
茍知所化,则嚚傲革为勇毅,柔脆易为信顺。
不知所守,则嬴氏家函谷而灭,田宗国东海而亡矣;
不知所化,则暴悍踵起于江汉,奸丑接迹于洙泗矣。
鱼复剑阁埒险角壮,并为西南镇
昔有铭剑阁者,独此缺。
诸江出岷山行二千里,合蜀众流,毕出瞿唐之口,山竦而嵥崒,水激而奔迅,天下瑰伟绝特之观至是殚矣,是宜有铭。
琢刻盘石,以侈寡匹,以厉罔极。
其词曰:
惟梁州域,神禹所别。
有岿其闸,险肇天设。
控引荆襄,枕倚牂越。
岗联岭属,㟏岈巀㠔。
洪流下瞰,澎渗荡潏。
衡潜抗高,华岱媲桀。
上柱天倪,旁扼日辖。
惟所屏障,则恃于峡。
如户斯辟,此为之闑。
寇来是捍,兵势攸接。
镜前考古,棋势辐列。
水陆攻击,岩披谷抉。
玄甲熣烂,白刃鎗䶪。
云舸倏驰,羽纛斯揭。
山奔貙兕,壑濆螭蜺。
水奸脱入,孰睨旋窃。
虐环千里,燉人于钀。
曾不逾时,宗陨祚拔。
四方之人,王化所达。
宁甘嗜乱,实首攸胁。
岂富是怙,忍上之觖。
惟此山川,重阻复叠。
德守者固,兵据者蹶。
惟此黔庶,嶷嶷业业。
力制则离,道怀乃协。
皇帝圣武,恩被䎀狘。
国有至仁,九土臣妾。
勒铭山阿,永彰宋烈
新淦曾叔仁义约籍序名公芑 宋末元初 · 文天祥
 出处:全宋文卷八三一五、《文山全集》卷九
财利在天地间,为义理之贼。
三代以下,选举不以德行,则士虽为圣贤,犹将从科目以进。
举于乡里,固得时行道之发轫也,然士方穷时,骤得一举,属有千里之役,无所取资,不得已俛首屈意以为此之求。
是不待仕,固已贼其心矣。
此义约之所以不可废也。
予至新淦,亲党曾君叔仁出其所谓《青云约》、《魁星约》者。
其为约,视他郡特有寓公助送之例,可以观是邦之风矣。
吾党之士,凡与斯籍,名荐书,走在所,居者无深责,行者无复顾。
昌其气以从事于文,蹇蹇谔谔,进奉天子之对,由此培植为他日贤公卿大夫,殆此籍有助焉。
然则区区周急,义之末者耳。
其于人才有关系,则于后之世道不为无益,其为义不亦大哉!
陈其美 清末至民国 · 费砚
对联 出处:陈英士先生纪念全集
从黄海外结识虬髯,出奇计以定漩涡,武昌军起,沪垒一新,论到曲逆功,即封晋五千石,都督当无愧者;
就碧湖旁卜茔马鬣,全同盟而追魁杰,君叔身亡,汉家竟造,吊来仲弓里,盍寄言二三子,吾党会其葬乎。
善能举类赋 宋 · 金君卿
 出处:全宋文卷一八二四、《金氏文集》卷上
躬秉吉德,时惟善人。
但推贤而是尚,故举类以惟亲。
昭著徽猷,既务援能之理;
荐伸同志,式彰济美之伦。
探往牒之垂言,伟哲人之为义。
轸乎济俗之念,急乃求贤之利。
是必举尔,各从其类。
志非吾党,敢甄拔于昌朝
道契威仪,当进扬于显位。
谅以懿识旁达,纯诚内凝。
察言行以旌美,于朋侪而荐升。
有滞必进,惟贤是称。
将大用以无失,致太平而聿兴。
忠美奚祁,举解狐同德
智称鲍叔知管仲之多能。
盖由明哲允昭,忠良克阐。
进其类者,必己之类;
称其善者,必子之善。
为乎国纪,洞几先而有开;
擢乃邦良,由道同而益显。
况夫寅奉臣职,思隆化基。
进贤,曷以赞夫邦治?
不举类,未足彰乎己知。
必也务申援拔,罔閒谋惟。
来歙者,汉之臣僚,等侪是重;
知子产者,郑之良佐,朋类宁遗?
彼或伐善自彰,蔽贤是务,有柔良不能以显拔,使侧陋奚由而善遇?
兹贻尸禄之诮,曾为匪吉之务。
诚在招致贤材,旌明仕路。
其达也,由乎德进,敢私爵禄之荣;
其举也,当以汇征,孰远亲仇之故?
懿审彼德行,同吾丑夷。
讵爱憎之閒矣,当举称以从其。
所以子桑显孟明之贤,进非异类;
文举祢衡之杰,道本相推。
大哉!
引重巨才,彰明茂绪
非其类者,贻世之辱;
同其荣者,得臣之序。
是故茍非为善之徒,曷能明其所举?
刘岐山 清末民国初 · 朱执信
七言律诗 押寒韵
躯干虽微腹自宽,早年结客类陈安
艰危私积僧珍橹,惊喜初弹贡禹
共说卢循称乱暂,谁怜来歙汉军难。
墓以宿草经秋尽,欲奠桂浆泪已阑。
注:原手迹杨晓风藏。
舜卿有期书此寄之时方避地天津 清末至民国 · 黄浚
七言律诗 押寒韵
倚枕沈思百念寒,极天兵火霸图残。
惊呼大将来歙,坐遣中朝镇谢安
毅豹敢论明日事,浮沤聊聚十旬欢。
知君急棹江南去,一叹歧途泪未阑。
马新贻 清 · 曾国藩
对联 出处:对联话
范希文先天下而忧,曾无片时逸豫;
来君叔为何人所贼,足令千古悲哀。